世法哲言 (七十三)

純文字閱讀: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 《世法哲言

白話解釋:
世間上的所有一切有為之法,也就是說,能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,凡是能列出名相詞句的一切,都叫有為之法,凡牽涉到有為之法,都有一句話,叫習慣成自然,以此科學論題作為真諦,是決不會錯謬的,所以稱它萬法亦如是。大至宇宙諸有為,小涉微因塵念間,即是大到宇宙間的所有一切,無論何等龐然大物、山河大地、日月星辰,或者小到一個微因,微微的一意、一念、一識,一閃念之間的微因子,都存在習慣成自然這個道理。習慣成自然,就是說,你只要在某一方面不斷地去探索或者定意而觀,久而久之,你就會養成這方面的習氣,就正如常人所說,久坐者能出禪一樣,書法久練者能出功,繪畫久習者能得韻出格,打拳久練者力即生,就是這個道理。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如此,它不僅僅是上面說的這幾條,這是一個不可更變的萬有真理。正是基於這個道理,那麼我們就要時時警惕,提高修養,以樹立自己優良的道德品質,作為我們的人道之本。所以說,既然明白習慣成自然,就應該以良好的習慣來培養自己,以使自己成為一個對人類有益的善知識。

世法哲言 (七十二)

純文字閱讀: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 《世法哲言
七十二、

眾取之利,不可追之,納之必失。如建築故,眾皆造壘,房積滯之,購主稀之,屋無主之,三載見之,從業慎之。

白話解釋:
大家都一併而起爭奪的利益,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去盲目地跟著跑,如果見到大家都一哄而起搶著做的事,自己也跟著做,最後一定會失敗的。比如目前大家都喜歡從事房地產開發,由於房地產公司太多,修建的高樓大廈亦甚多,結果造成房屋積壓,購買者少之又少,以致許多樓宇空空無主,無人購居,造成投資者大為失利。這條明言寫在兩年前,當時雲高大師就告訴人們,從事房地產的開發應該慎之又慎,絕不可盲目而起,一哄而上。所以,做任何事情都得看準時機及其發展趨勢,才可行事。

世法哲言 (七十一)

純文字閱讀: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 《世法哲言

白話解釋:
社會上有很多人都把佛學這門學問誤解了。雲高大師認為,佛學是一門科學的、因果律性的學問,是一門無為性的學問,因此,佛學根本不是像社會上那些沒有知識的人所認為的,是什麼陰陽風水、算命看相、測字等妖言惑眾、出神弄鬼的怪力亂神,那些怪力亂神與佛學是風馬牛不相及的,佛學更不是封建迷信能代表的。佛學講的是,首先入門是戒定慧,即嚴守戒律,增強定力,生長智慧。其次便要學習培養四無量心,即慈悲喜捨。我們要把我們自己的心地放在一種慈悲喜捨的境界上,我們的行為、我們的語言都要以一種慈悲喜捨的境界來對待人民。慈心就是要像愛自己的子女親人一樣去愛人民;悲心就是要像看到自己的親人痛苦,我們自己產生那麼難受的境界,而對待其中有痛苦的人、甚至於一切眾生;喜心是看到他人幸福、看到其他眾生都快樂,就等於是我們的快樂;捨心是只要別人需要我們的東西才能解決他的困難,我們能幫助他,那麼我們就把我們應有的東西或者把我們應有的能力施捨於他,這叫捨心。此慈悲善捨四無量心,是佛教徒最重要的基礎知識、基礎境界。建立這個境界,首先自己要明白,大者是愛國,即熱愛我們的國家,然後愛整個世界,所以,首先要有愛人民、愛國、愛世界這麼一種崇高的境界,這也是一個佛教徒的基本境界。那麼在此基礎上,對待人民,要絕對無私無執,也就是說要沒有半點私心雜念去對待他們,做了好事也不予執著。我法妙有空,這是比較深一層的意義了。它是說,斷除我執,斷除法執,真空即為妙有,這是一種功夫程度的境界,是對般若諦的證境,那麼,在認識的基礎上證到般若諦才是了徹佛性本來面目的境界,這不是三兩句話即能解釋得清楚的,如果要把它弄清楚,還需當深習般若,悟徹菩提之妙理,只有懂到這個道理以後,才能真正理解佛學。所以佛學的境界是崇高的,它是作為一種因果關係存立在世界上,遍佈於宇宙間的。所謂因果,就是只要種了因,就一定結果,因果不昧。因果是一個科學名詞,而不是迷信的學說,因就是你具體作出的行動,果是作出行動所得到的應有享受、一種後果,就稱為因果,比如我們打鼓,用手去敲鼓的時候,就叫做種因,發出的響聲就叫做結果。又比如我們吃飯,用火做飯、用水熬飯之間的過程即是種因,最後吃到飯即是受果,也就是享受果實,這就是因果的關係。當然,佛學的道理是很深的,這裡講的只是佛學中最基礎的鑒示而已。

世法哲言 (七十)

純文字閱讀: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 《世法哲言

七十、

凡成器者必先嘗其酸甜苦辣之味,而後成德,弗體于劣,何識美滋味乎,何以故也,于糖水而生者至貴也,由是故弗識于艱而成之雄,立于飄然不知所為,何德之具,無德則人皆遠之無助,單獅之立器弗可成也。

白話解釋:

凡是世間上成器的人,都必領自然嘗夠人生酸甜苦辣麻的滋味,也就是說要經過種種艱難困難的磨練,最後才能成功,成為有道德、有學識的善知識,而為人們所敬重。如果不體驗於一切辛酸苦辣甜鹹麻,不嘗於種種諸苦的劣味,他就根本不知道從對比中嘗出那種好吃的味道是什麼滋味。這是什麼原因呢?比如說沒有經歷過苦難的人,他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,是在糖水中泡大的貴人,就很難體念到基層人們辛酸苦辣的滋味,如他擔當重任,也往往會飄然不知所為,驕傲自得,目中無人,自以為是,甚至對一切損害人民利益的事情都無所謂,所以這種人根本不具備道德品質,也談不上有知識。因此,沒有道德、沒有知識,人們就不喜歡他,就會遠離他,不幫助他,這樣下去,正如古人說的,「單絲不成線,獨木不成材」,他一個人也就不可能成就任何事業。

世法哲言 (六十九)

純文字閱讀: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 《世法哲言

六十九、

通福之道橫流頗廣,其橋常折,若視折而不設新渡步之,福終不接于爾,凡具功立績者,乃步步腳印而至也,行業間經之萬象而取優奮克,必經身立之體驗以血汗換取之,方可成績,故爾空中樓閣聞而未瞥其一也。

白話解釋:

通向幸福的道路上常常有種種坎坷和困難,中間又為很多大江、大河所阻隔,而且大江大河上面的橋往往經常被折斷,當然這是一個比喻,若看到我們通向幸福的橋被折斷了,又不建設新的渡口或者用其它的辦法架渡過去,那麼我們要爭取的幸福是永遠都得不到的。凡是在世界上有成就、有功績的人,他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,都是一步一個腳印,難然歷經千辛萬苦,卻實實在在勇敢地走下去,經之萬象而取其優越,取其一切經驗而奮勇克難,用辛勞血汗來換取最後的一切成就,得到自己應有的果實。所以說,世界上根本沒有空中樓閣這麼一個東西,只有腳踏實地,才能爭取到成就幸福。

世法哲言 (六十八)

純文字閱讀: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 《世法哲言

六十八、

劣靈惡魂者取之粉飾謬誤而為本,為其蓋弊所為,明德善知識常以理道行直言,弗懼惡行而不遮其己之過。

白話解釋:

凡是靈魂醜惡的人,他們往往都用花言巧語,或者採取一切邪門歪道的方式方法,拿來粉飾自己,目的是以這些來遮蓋他們自己的短處,而一個有道德品質的善知識,則以真理說直言,敢作敢為,根本不懼一切惡行勢力,以高尚的倫理道德施益於人,並且有了過錯敢於當眾立即自己改正,根本不怕別人說自己的過錯。

世法哲言 (六十七)

純文字閱讀: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 《世法哲言

六十七、

自滿與之悲失號成器之大敵也,滿其體面而弗願降格求知,故為止步之敵,悲失于事無成所望,面業而弗于進取,乃為消然之敵也。

白話解釋:

自滿與悲觀失望這兩個不同的東西,實際上都是成就事業的敵人。因為一個人自滿以後,就認為自己事事超過別人,縱然遇到不懂的問題,但為了保存自己的面子,也覺得不能降格去向別人學習,不能學習,自然無法進步,因此成為止步的一種敵人。而悲觀失望的人,他根本不可能去進取事業,因為他沒有決心和信心去爭取,對任何事情都心灰意懶,即使面臨即將到來的成功也不能夠作出努力,長此以往,壽數自增,自然而然老病死臨,就成為消然之敵,即銷毀自己一切成就的敵人。